终于,在耗费了差不多两周时间做各种设计之后,“收藏库”系列功能正式上线啦!其实很久之前就开始眼馋这个功能,但是一直拖着想等自己重写整个博客系统的时候在做……但是因为工作上的变动等等各种原因,有了闲暇时间就得做点什么!于是在深度学习了大佬这个游戏 - 维基萌超级无敌炫酷的页面后,下定决心的我开工啦!

无敌了,还有这位大佬的鞭策,让我赶工(不是)完成这部分内容:「近步报告」#9:杂志、Cloudflare与生活的琐事 - Mimosa的小站

功能介绍

之所以和上次的纪念日 | ZeroCounter收藏集不同,叫做“系列功能”,是因为虽然是同一个web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但是和博客进行了深度融合!“收藏库”系列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模块:

主功能:收藏库

虽然我还是很想继续叫他“收藏集”,但是我们已经把长篇文章鉴赏称作“收藏集”了,还是另找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它吧。“收藏库”旨在强调这是未来收藏集要完善的方向和内容,同时也表达了我希望他能变得越来越完善的希冀!截至正式发布此功能,这个收藏库才刚刚收集了我的视觉小说档案80条,还有许许多多值得记录和鉴赏的东西没有记录其中。访问这里来了解“收藏库”的主功能页:

https://zerocounter.fun/records

收藏库目前提供了全局搜索(绝对不是我偷懒不想写复杂的查询逻辑)、根据我的进度筛选、根据标签筛选的基本搜索功能,还提供了按我的开始日期、我的个人评分、作品首发日期和作品名称升序、降序排列的功能。收藏库主页面的默认排序逻辑是按照我的开始日期降序排列——由此你就可以知道ZeroCounter最近在玩什么啦(真的有人想知道吗)。

支线功能:双向文章链接

尽管由于我的JAVA开发能力是0,因此被迫使用了外置API服务这样有些复杂的方式开发“收藏库”,我依然尽可能的和Halo的生态体系进行了融合!这一切要得益于Halo提供的RESTfulAPI,收藏库页面能够动态的读取博客文章列表,并根据我设置的关联别名查找出对应的文章!这样就很容易看到我到底有没有填上收藏集的坑,也能很轻松的看出我到底喜欢哪些作品(以至于我闲的没事都要提一嘴它们)。

既然叫双向链接,当然也不能少了文章正文的链接!现在涉及到收藏库记录作品的文章会在版权声明上方自动关联到提到的作品,同样依赖于我关联别名这一设定。由此,某种程度上算是打通了文章和收藏库的联通渠道。

小工具:侧栏速览

既然都已经实现了和文章的双向同步,何不简化这个已经看起来很臃肿的侧栏、给他也加上有趣的收藏库内容呢?

现在在首页、文章正文等区域的侧栏中,还将渲染“收藏库”中记录的最近三条记录。我为他设置了独特的筛选逻辑,大致是这样的:

  1. 查找是否有“攻略中”的作品,如果有,摘取开始时间最晚的一条渲染到列表;

  2. 查找是否有“想玩”的作品,如果有,摘取发行时间最晚的一条渲染到列表;

  3. 如果此时列表还有剩余,则查找“已通关”的作品,并尽可能多的渲染直到填满列表。

总的来说就是追求尽可能新的优先筛选!

数据管理

还是那个问题,因为我的JAVA开发能力是0,这是一个完全外置的独立的API服务(算是吧)。由于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对尽可能符合范式的数据库的追求,数据管理变得非常的复杂,他看起来大概是这样的:

很容易看出来,这是一个完全AI生成的前端页面(并且没有做任何易用性提升,我太懒了)。但是好消息就是这个数据管理和最终的数据库真的足够完备,现在渲染到博客中的部分只能算是记录的内容的九牛一毛,“收藏库”这个功能还会不断的变好的!(大概?)

数据说明

由于收藏库引入了非常主观的评分和有些暴力的个人评价,如果冒犯到你喜欢的作品了,我先给你道歉啦!

收藏库对于大部分ACGN作品有以下六个维度的评价,他们分别是:

  • 剧本:评估一部作品讲述的故事质量,既考虑故事本身的质量,也考虑叙事水平和剧本编排(譬如节奏掌控、篇幅设置等)

  • 文本:评估一部作品用怎样的文字讲故事。角色的对白设计自然吗?旁白的设置是否篇幅适中?作品讲的是人类语言吗?

  • 美术:顾名思义,评估一部作品的画面表现力。主要考量的点是画面设计、分镜、角色外观设计等内容

  • 音乐:顾名思义,评估一部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既包括人声曲目的质量,也包括BGM的质量和设置是否合理

  • 角色:综合评估一部作品对角色的塑造能力,会从外观、配音、行事逻辑、个人剧情综合评价(该项可能过于杂糅而不太合理,也许会在未来的版本优化)

  • 影片:一部作品提供了怎样的动画演出,既包括2D内容的动画影片,也包括3D内容实际渲染的剧情演绎部分

但是综合个人评分并不是这六个数的平均值!因为这是按照我的个人喜好重新设定的加权平均数:按照剧本3、文本2、美术2、音乐1、角色1、影片1进行的评分。这里有一个对于特定作品的宽容条款:如果一部作品缺少某个要素(比如没有任何影片成分可以评分),该项会直接退出加权均分的计算,避免出现因为0而影响总分。(要问为什么的话……这是我心目中一部好作品的主次逻辑?)

然而不管怎么说,即使使用了加权平均分,某些作品的得分可能依然偏低……因此,评分并不完全代表一部作品的好坏,一般我也会在个人评价中为这些作品辩解:并不是这部作品不行,而是ZeroCounter设计的计分机制太垃圾了

每一部作品的简介和个人评价都是我个人完成的!对于官方游戏简介就非常适合放在这个小框里的作品,我就直接借用了官方简介;如若不然,这里就是我结合自身游玩体验书写的游戏简介。

总之,作为一个有收集癖的人,记录自己体验过的作品终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啊!